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首页 >校长在线 >校长论著

要个性化,更要科学---------2014年第8期《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5-11-16

 

要个性化,更要科学

李建成

教育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倡导个性化阅读、个性化理解和个性化表达。这种价值追求本身并非错误,但是如果不论“自己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或“最佳”,而一味追求“个性化”,那便失去语文教学的意义。教育的价值是“让人完善自己”。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不仅要让学生张显自己的个性学习方式,更要引导他们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走向科学。

阅读:适合的才是科学的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感知、理解、想象、欣赏、评价、记忆、应用的过程。阅读方式不同,建构的意义也不同。不同的阅读方式的区别在于,有些“阅读方式”花费较少的精力获得较多的“意义”,有些“阅读方式”花费很多的精力却获得很少的“意义”。而花费较少精力建构较多意义的“高效阅读方式”更为科学。阅读教学,应该重点关注如何让学生获得最佳的阅读效益。

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这些价值追求从本质上看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获取文本意义的“消遣式阅读”,另一种是促进生命成长的“发展式阅读”。消遣式阅读是读者通过阅读了解文本的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发展式阅读是读者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汇兑和丰富作品的多重含义,从中产生新观点、新思路;通过阅读促进读者思想情感升华,自我价值飞跃,由“旧我”发展成为“新我”。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在没有他人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仍然处于“读出来”的“消遣式阅读”阶段;而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是学生能够自主的“读进去”,即通过阅读探究文本的内涵,建构学习语言规律,形成语文素养,促进自我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应引导学生由“消遣式阅读”走向“发展式阅读”,让自己的阅读方式走向科学。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读者眼中哈姆雷特的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等决定的。生活环境和知识结构较难改变,但认知方式方式是可以通过教学改变。因此,不对学生认知方式进行引导的阅读只是自我阅读,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教学。教师对学生认知方式的引导不是否认“原有的认知方式”;而是一种扬弃,一种改善,一种对学生理解中不准确内容和不科学方式的变革,让不适合“读者自己的阅读方式”逐步适合,低效的方式变为最佳的方式,最终促使“自己的阅读方式”走向科学。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方式”走向科学呢?

首先是让学生根据文章体裁和阅读要求确定阅读方式。对于阅读教学而言,不同体裁的文章需要用不同的方式阅读,不同的教学要求需要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实现。如果总让学生使用某“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便无法实现阅读需要和教学要求;必须让他们根据阅读规律,按照文章体裁和阅读要求选用适合他们的科学方式阅读。例如:记叙文初读时应朗读,且读通顺;理解时应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意旨;整体感知时可浏览,探究作者布局;探寻重点时可默读,寻找未知问题或寻求问题答案。诗歌初读时应朗读,且读通畅;理解时应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意象;欣赏时应吟诵,读入佳境。小说初读时应朗读,且读通顺;感知人物形象时应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人物个性;感知情节时可浏览,探究作者的布局。科普文章初读时应朗读,且读通顺;理解时可默读,探究介绍的科普知识和所用的介绍方法……只有针对性地阅读”,才是科学的阅读。

其次是让学生根据认知方式和阅读本质确定阅读步骤。人的认知规律通常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内容到写法、从文字到意义、从理解到内化。针对这种认知方式和阅读本质的需求,科学的阅读步骤先应“关注‘写什么’”,然后“关注‘怎么写’”。文章的写作过程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阅读过程也是“整体感知——部分感觉——整体感受”。科学的阅读步骤还应让学生经历“谋整篇”到“遣句段”。通过感受作者的写作过程,体验作者的生活情感,学习作者的思维方式,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阅读,才是适合生命成长的阅读,也才是科学的阅读。

表达:个性鲜明又科学规范

在语文教学中,表达方式也需要走向科学。

表达是一种社会交际行为,个人的表达都要合乎社会规范;表达是一种语言呈现行为,个人的表达都要合乎语言特性;表达是一种历史遗传行为,个人的表达都要合乎习俗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达既是一种自我行为方式,更有科学规范要求。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仅要建构自己的表达方式,更要注意科学表达——按照大家已经认同的语法规律、遣词造句规律、修辞手法等“表情达意”,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合乎语言规范的要求。

人们在不同社会活动领域中,由于交际环境和任务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特点。这种为适合表述内容和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方法特点的总和构成语体。语音、词汇、句法等构成的语言材料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通常是大家已经共认且相对稳定的;但是随着社会交际领域的不断扩展、人类交际活动的日益频繁,语体本身还需要变动、更新和发展,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际环境、交际话题、交际对象和交际目的需要而产生言语功能变体。

就口语交际而言,不同的交际运用不同的语体;从书面文章来看,不同的体裁使用不同的语体。正因为如此,我们说表达既是一种自我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对于个体来说,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更要尊重社会需要的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建构自己的表达方式时遵循科学的语言规律,让学生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纳入科学规范的领域。

除此之外,表达既是一种个人方式,更是一种群体方式。表达需要用自己的话将“事件”说清楚,把事料、意旨、情感统一在有机的表达中。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仅要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更要注重运用适合群体的表达,能按照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都能认同的价值追求发展自己的表达方式。只有遵循科学的语言规律,才能让自己的表达方式趋向科学、规范。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的表达方式既个性鲜明,又科学、规范呢?

首当其冲的还是要在语文学习中借鉴经典范文来完善表达方式。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既源于生活,更源于经典的文章。当下的语文教学将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离,有的虽然在阅读教学中探究“读写结合”,但主要还是通过汲取范文的语言养分,实现科学表达方式的积累,很少通过写作促进阅读,实现“读写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是促进他们阅读的根本动力,也是学习科学表达方式的重要途径。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运用语言,让范文语言融入自己表达。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语言运用需要,阅读相关文章,学习文章的“谋篇”和“造句”。用已有知识同化、建构起自己的知识链;另一方面,用典范的表达方式审视自己的表达方式。二、用自己的表达来重构范文。重构范文的“谋篇”和“造句”,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语文认知,促进表达方式的完善。

更为有效的是通过习作训练发展表达方式。

实践智慧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通过习作训练自我建构起来的:首先,以多“练”提升语言技能,让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加规范。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语言的习得贵在运用,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要加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口语表达训练要注重激发一种交流欲望和创设一种交际环境,书面表达训练要注重激发一种写作欲望和提供一种创作平台。总而言之,语言训练要激发学生“倾吐”的欲望,引导他们多加强练习,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提高语言技能,促进表达方式不断规范。二、以多“改”锤炼语言风格,让自己的表达方式更有特色。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毛泽东在《全球网络赌博平台》中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其意思也可以说,文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水平的反映,而人们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文章的初稿,往往反映人们最初的认识,还不够完善,不够准确;初稿在表达上会有不当之处,常只说出其意,而不能科学而富有个性的表达,这些都需要修改和润色。

文章的修改既要注重从立意、选材、篇章结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增、删、改,使文章更完美、更周密、更准确;更要注重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在博取众长、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按照自己擅长且又科学的方式锤炼语句,在锤炼语句过程中凝练思想,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质追求既应尊重语言规律,又应遵循教育规律;既应尊重自己的学习方式,又应遵循科学的学习方式,尤其应注重引导学生让“自己的学习方式”走向科学。

此文刊发在《全球赌博十大网站》2014年第8

版权信息:全球赌博十大网站 备案号:苏ICP备18069388号-1 技术支持:朗钧网络